
荆楚网(湖北日报)(通讯员 胡文静 冼力雄 通讯员 吴辉)“这笔融资来得非常及时,景区改善的步伐大大加快了。”近日,宣安仙山公遂旅游区获得中国建设银行宣安支行贷款1.5亿元。该笔贷款首次以龙峪宫遂、宣恩宫秀等景区的特许经营权和未来征收权为抵押,盘活了休眠的“无形资产”。目前已投入资金8653万元,有力推动了4A级景区品质提升。
“水电收益权还可以融资!”同时,宣恩农商行打破传统信贷思维,将企业未来的电费收入转化为今天可以使用的信贷资金。型号为4家水电企业提供1380万元“及时雨”,支持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。其中一家获得贷款的公司代表表示:“这笔贷款刺激了未来的现金流,让我们对绿色能源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。”
不仅水资源,气候资源也可以“量化”为信用。宣安县清远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对气候灾害风险、气候适应性等多方位科学论证,被认定为“气候友好型企业”,并于今年9月成功获得500万元绿色信贷。此次行业“气候变化融资”的实施,表明“绿水青山”的生态价值在金融领域获得了新的重视和衡量。
这些案件的背后,是宣安县系统不断努力推动绿色金融改革。宣恩通过设立特色服务班、绿色项目库、建立基于GEP核算的水计价标准,构建了完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。同时,为彻底盘活水产养殖产业链,我们创新推出“水生态资产共享抵押贷款+项目贷款”、水生态信用贷款、“民宿贷款”、“烤活鱼信用贷款”等系列产品。
2025年8月,全县绿色贷款余额30.53亿元,比上年增长28.67%。宣安县将继续深化“用水一体化”改革,全力起草“把水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”的主要条款,努力打造绿色税费改革的全县样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