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湖回顾:江汉发展活力在时代浪潮中崛起
栏目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5:31
11月4日,长江日报报道了武汉市江汉区“十四五”期间实施成果。仅28.29平方公里,经济密度居全州最高,地区GDP增速长期领跑中心城市。它诠释了“以品质换空间,以创新换未来”的智慧,为众多同样面临空间瓶颈的城市地区探索从“消极约束”到“主动创新”的发展路径。 江汉先生的实践体现在他擅长“减法”和“除法”,以结构优化代替发展空间。面对“土地饱和、传统产业承压”的双重挑战,江汉区放弃了对传统道路的依赖,不再“委身”储存空间,将资源转向更具韧性和潜力的新路径。江汉区以“235”现代产业体系为一个模式,推动核心经济和数字经济双重引领,融合现代金融、商贸物流、商贸服务三大产业,培育信息技术、文化创意等五个特色产业集群。 2025年上半年,全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800亿元,同比增长6.2%。数字经济企业数量可能达到近5000家,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企业收入五年内从21亿元增加到57亿元。原来的跳跃。非房地产投资增速达到15%,服务业占生产比重提高到64.6%…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城区在有限的棋盘上勉强前行,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变。 作为这一变化的延伸,江汉专门研究了“乘法”和“加法”以及复兴通过景观创新激发城市活力。江汉路步行街令人印象深刻的改造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。它超越了许多商店的传统商业逻辑。而是通过引入现代包厢年客运量:8321.6万人次、销售额:118亿元表明,消费者不仅为产品买单,更是为一种将汉口老派风情与现代时尚感相结合的文化体验买单。从红T时尚创意区的产业转型,到低空无人机航线的物流创新,江汉区将各个场景的创新视为价值的协同,让消费“活起来”,让文化“时尚”,最终通过综合发展让整个城市的价值以两倍的速度增长。 任何时候,江汉市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“价值尺度”,用精细化治理展现发展的温暖。装修163个旧屋村惠及8.1万户家庭。侯祥河公园经过整修维护,“武汉文化客厅”雏形已初具规模。针对“一个老人一个孩子”的需求,展馆打造了一个持续15分钟的养老服务圈。纪年护理中心建成了500个床位的一体化医疗健康管理模式。海鲸口袋公园入选国家级儿童友好空间典范,是亲子休闲登记场所。北湖街道探索全球绿色低碳建设,推出“江湖无碳”数字应用场景,通过太阳能发电板、体育发电等低碳场景,将绿色生活融入日常生活。城市改造,不仅仅是建筑的改造,更是提高治理的精准度、传递生活的温暖。只有品质发展真正从经济提案转化为人民生活答卷,能否得到最广泛的公众支持。 空间限制不是目标,而是包容性增长的起点。新征程中,江汉市将进一步强化根本意识,提升发展水平,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,着力打造“五个中心”,为武汉建设现代化武汉贡献更多示范江汉实践。 来源:京中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徐丁(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“西北湖协会”大队) 发布者: 元里里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